人生做為排練場,劇場做為第二自然---談2011東京藝術節

耿一偉
  當我在座談會上聽到Pijin Neji說,他覺得自己平常在便利商店時,就等於是在為自己將來的演出做排練時,我忽然警覺到他已經將社會與人生視為一種排練場,而排練的不真實,對應著他試著在劇場中尋找真實。於是接著他的對話,我提出了日本是一個劇場國家的看法。   在這次東京藝術節中我所看到的六個作品,雖然不能代表全部藝術節演出的樣貌,但我的確感覺到311大地震對整個社會產生的震撼,大多數的作品都直接或接的受到大地震的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創作形式上,是對大自然的恐懼,這些作品主要都是反映了都市或現代文明中的主體認同危機。

続きをよむ

静静的反抗与反思----2011东京艺术节观感

水晶(中国)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个金句曾被用来写意地概括很多波澜状况的大时代。然而,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远远不能用"好"或"坏"这样非黑即白的简单定义来界分。在好与坏之间,有着漫长的曲折与过程,日常生活蔓延继续,在日起日落的光阴里,逃离了对时代的指责和功过归咎之后,戏剧或一切文艺形式,终究需要回到对生活本身、人类本身的思考与呈现中来。2011年东京艺术上我所看到的,恰是这样一种对身处之时代的安静思考与呈现。

続きをよむ

F/T11 公募作品觀劇報告

林于竝
  3.11的震災讓日本東北受到空前的劫難,福島原子能發電廠的輻射事件更給日本帶來接二連三的考驗。震災之後電力供給吃緊,在節電政策當中首先被關閉的是劇場,國外的許多表演團體也因為擔憂輻射問題而紛紛取消日本的演出行程。 面對這世紀性的大災難,劇場顯現出它的脆弱與無力。超越想像的巨大災難帶來非現實感,在3.11背後的,是現代消費社會、能源環境等盤根錯結的問題。就在震災的驚恐記憶仍然鮮明,創傷尚未撫平,而日本社會仍然必須面對災後各種複雜的問題時,劇場到底可以述說些甚麼?這是此屆東京藝術節(Festival Tokyo)拋出的議題。     這次很榮幸應東京藝術節之邀擔任駐地批評家(Critics in Residence),得以進駐觀察東京藝術節的進行,並且觀賞此次藝術節的各類性節目。當中尤其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這次藝術節特別為年輕藝術家所企劃的公開甄選作品(Emerging Artists Program)。此次入選的七個日本團體,其主要創作者年齡都未滿三十歲。 這些作品代表著日本新世代的創作者,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窺探出日本新世代的創作者,他們面對著怎樣的社會現實,以及在這當了怎樣的進行的藝術表現。

続きをよむ

F/T观剧札记

李宏宇

  来到F/T,看到的第一出戏就很让人喜欢,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后边的戏要让我兴奋是不是就会更难了呢?在Theater Green看过Neji Pijin的《The Acting Motivation》之后,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当然,还有头发里和衣服上浓浓的油烟味。

続きをよむ